CHAPTER 1:绘画
将眼睛画得大一些、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感情
问:川口开治老师您的漫画里,往往登场人物的脸和眼睛都会着重表现,画的很大,这一点让人印象深刻。
川口:我在画漫画的时候,总是想着「把脸画的大一些」。所以,比起早期的作品,现在的漫画里,脸画得更加大一点。这样的话,人物大概会是五头身高,整体的平衡感就很不好。但是我并不想把脸画的小一点,因为人物的表情就是要着重刻画才行。为了保持平衡感,在画《沉默的舰队》时,我在保证脸部够大的同时,把身体画得更大了一点。结果,越连载到后面,人物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大。
另外,一开始的时候,我把人物的眼睛画得很小。当时我正在创作「剧画」(注)这种形式的漫画,比较注重作品的现实性,我当时认为较小的眼睛更加贴近现实,在画的时候没有突出眼睛。但是后来开始在《Morning》连载的时候,创刊总编栗原良幸先生对我在作画上提出了唯一的一个要求——眼睛的画法。
「我至今为止一直在少年漫画杂志做编辑,我认为少年漫画的一个优点就是,在大大的眼睛中蕴含人物的感情。我希望川口先生这次也能采取这样的表现手法,把人物的眼睛画得更大一点,怎么样?」
听到栗原先生这么说后,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当时有意识地将眼睛一点点画得更大……确实,除了表现现实性,人物的感情也更好地传递了出来。我不由地赞叹「原来如此啊」。就这样,眼睛越画越大,一直发展到现在《次元舰队》中大眼睛的程度了。
注:剧画——当代漫画的一种形式。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日本兴起,这类漫画强调剧情,现实性较强,画风写实。当时为了不与儿童向的幽默漫画作品混杂,这类漫画被称为「剧画」。现在剧画这一形式已经消亡,但是某些漫画家和出版社会任意将性、暴力等元素较多的青年漫画称为「剧画」,但已与本义不同。请参见《回望黄金时代:剧画的前世今生》。
通过「脸部特写」的切换来表现人性
问:——像这样不仅表现现实性,而且突出「眼睛或脸部」的分镜,您能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吗?
川口:例如这页分镜,这是《次元舰队·满洲篇》中的一个场景。
川口:当时草加和角松两个人举枪相对,而宣统帝溥仪则正好处于他们两个人的中间。这是重大的历史性转折点,「想要开枪」的草加和「不想开枪」的角松,这两个人鲜明的对照性,正是通过脸部特写镜头的切换来进行表现的。在这页分镜中,可以看到两个人截然不同的个性。
草加和角松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爱恨交织。两个人既惺惺相惜、彼此信赖,同时又因为立场和行动的抵触而互相敌对。所以在各种场景中,必须非常纤细微妙地进行刻画,才能准确把握两人的关系。在这个场景中,两个人是敌对的,但是在其他很多场景中,也有「草加对角松温柔以待」的情况。描绘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我创作中的一大乐事。
塑造寡言的主角、显现其人性的深度
问:正是因为像这样通过脸部、眼睛来表现人物感情,即使是寡言的主角,也能深刻地进行描绘。『沉默的舰队』中的海江田也好、《次元舰队》中的草加也好,主要人物的台词一般都比较少,老师您是想要通过简短的台词,来增加主角人性的厚度和深度吗?
川口:我的想法是,不怎么说话的主角更加帅气。就像数学方程式中的「X」那样,主角应该让人捉摸不透。这样的话,人物的内涵会更加具有延展性。所以,我通常不用台词来直接表现人物的感情,而是着力在表情、眼睛等不会说话的部分。
这样的话,人物和周围环境就自然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人物也就有了魅力。要如何将这类在鹤立于集团中的人物的魅力表现出来呢?以《次元舰队》为例,首先要让众多人物出场,在描绘舰队的各个集群时,则应该着重表现正在战斗的群体。
如此一来,《次元舰队》中的各个角色的主次地位就自然地区分开来了,电影中所谓的「主角光环」这一要素也能够鲜明地凸显出来。
川口:另外,《次元舰队》里,对于应该如何表现在海洋上行驶的舰队这个问题,一起工作的大家都说:「最想让读者感受到的是乘坐船舰驰骋海洋的感觉!」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进行了彻彻底底地描绘。要展现出舰队组织的魅力,首先必须要据实表现巡洋舰本身。接着,为了把乘坐巡洋舰的感受极具真实性地传递给读者,对大海和波浪的描绘也不能怠慢。
还有就是,在描绘人物眼睛的时候,我最为慎重处理地是「不安的眼神」这一点。对某个人感到不安的同时,恰恰说明感受到那个人的魅力了吧?关于「不安感」,我在选材时有着自己的基准,让我们在「故事」这部分畅谈吧!
CHAPTER 2:故事
「不安感」的共鸣、让故事更加有趣
问:老师您说到「关于不安感,在选材时有自己的基准」,这是什么意思呢?
川口:说起来,我创作漫画的灵感源泉就是「不安感」,从角色的安排、时代背景等多个方面,来提炼这种不安感。我觉得,正是因为人类对某样东西兴趣盎然,不安感才会从中诞生不是吗?例如说,被中意的异性吸引的同时,也会产生好像要沉溺下去的不安感,是吧?
在连载的过程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读者觉得漫画很有趣的那一刻,不就是读者和漫画家的「不安感」产生了共鸣的时刻吗?
『沉默的舰队』连载初期,社会上刚好是「冷战差不多快结束了吧」这样的风向。冷战格局中,美苏互相牵制的均衡即将崩溃,美国可能将会一举支配整个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应该如何与美国展开外交?而我则将这种「彷徨的不安」体现在漫画中,有意识地与读者的感受进行同步,继续着漫画的连载。
问:考虑到您的创作主题,如果过分雕琢剧情或刻意安排故事走向,反而会弄巧成拙。关于这一点,有没有什么是您认为「恰到好处的故意安排」?
川口:《沉默的舰队》刚开始连载的时候,并没有确定如此深刻的主题,我只是想要描绘潜水舰。当时想要画的故事是那种本格的刑侦剧——触犯国际法的日本人乘坐潜水舰逃逸,而日本作为执法方则派出自卫舰队,与美国的海军进行联合追捕行动。
漫画连载到第 2 卷、还不到第 3 卷的时候,初代总编栗原先生说:「这部漫画用了很好的素材,但是如果仅仅是像现在这种程度,那么等到潜水舰被追捕到之后,漫画也就结束了。」为了拓展漫画的主题,栗原先生提出很多好的想法。
在栗原先生的建议下,我将剧情进行了修改:成功逃逸的潜水舰对美国的独裁政策提出了异议并进行反抗。包含着独立精神的战斗剧情不断发展壮大,而最后,敌对双方终于开始了交流和对谈。剧情顺利地展开,主题大幅深化,整个故事有了方向性的转变。
针对主人公海江田,就像刚才所说的,寡言的谜般人物,方有无限魅力,我把他当做「X」来进行描绘。在故事的大方向转变之后,我对海江田的敌手——美国大总统的变化和成长也相应进行了深入描绘。
美国总统贝耐特把海江田这个怪物般的男人斩于马下。因为他是能够完成这种大事的人,所以不能拘泥于美国一国的利益,必须在全世界都发挥出他的领袖力量。这样的人,遇到海江田这个谜团,其内心究竟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呢?在故事持续进行的同时,贝耐特也逐渐变成了不得了的大人物。
和编辑合力作业、像打年糕一样锤炼漫画
问:您和编辑之间,针对主题、剧情等,都有哪些交流呢?
川口:所谓大家一起打,年糕才好吃。我跟编辑之间也会从头至尾地进行多次交流,锤炼漫画,让它更有趣。当然,有时候我希望编辑不要说得太多,也不一定每次受到指摘后就能想出好的点子。不过我认为漫画应该要让读者感受到乐趣,想要提供给读者无上的乐趣,就必须突破漫画家个人的欲望枷锁。不管是新人还是职业漫画家,都容易困守在这个枷锁中,说好听点是作品中感情满溢,说难听点是自我意识过剩。
总之,漫画家对自己的作品无法冷静客观地进行审视。直到其他人说:「这里有点难以理解啊」,漫画家才会从自己的思维中脱离出来,站在更客观的位置上。所谓当局者迷,就是这样的。
作品长期连载之后,可能一开始只是非常微小的「不合理的扭曲」,累积到后面,就会变成巨大的矛盾,挤压着整个故事。对宏大的故事进行把控的确很辛苦,但是越是宏大的故事,在剧情进行中,「一己之见」是致命伤,对此必须时刻谨慎,仔细妥帖地调整。
《次元舰队》已经连载 9 年多了,我好几次都被追问:「好麻烦啊,这个漫画,干脆引爆高潮然后利落结束,不是很好吗?」但是我不想后悔,在自己满意之前,我坚持着一直连载下去。所以,也只能继续和编辑商量,把那些「不合理的扭曲」一点点解决掉才行。
角色活了,漫画才是活的
问:具体来说的话,在《次元舰队》的终章,您对「不合理的扭曲」进行了怎样的修正呢?
川口:《次元舰队》的倒数几话里,我描绘了太平洋战争结束之后的日本,也就是故事中那艘搭载着「宙斯盾」系统的现代自卫队巡洋舰,在穿越时空,参与改变历史之后的事情。其中,登场人物们不问理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部分情节对于故事完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原本想要放在「战后篇」进行详细展开,但是我想画得不得了,反而让主要情节在这最后几话中出场了。
对于战后场景的描绘,我原本想以「秘话」的感觉来推进,但是之后我察觉到,光靠这些场景描绘是没有办法架构起主体剧情的。主角之一的草加已经不在了。另外一个主角角松的身体无法自由活动。这样的话,就算故事的谜团能够解开,其故事性也不够强烈。在失去角色的状况下,漫画是无法成立的。有角色,才有漫画……另外,就是因为漫画里面存在着各种角色,漫画家在画的时候才会兴致勃勃啊!
在《Morning》连载《ACTOR》的时候,我开始认识到漫画角色存在的重要性。我当时就想:「……啊,漫画里的角色都在努力呢,光是画着他们,就觉得崭新的自我在这种绘画的趣味中诞生了。这样一来,读者们也会感受到同样的乐趣吧!」这就是和读者之间的羁绊啊。
战斗——让漫画更有趣
问:漫画的王道是「描绘战斗」,老师您经常描绘战斗,为什么会选择采取这样的手法呢?
川口:我认为,战斗是漫画最为有趣的要素。因为战斗,漫画的故事性才更鲜明。「不安或者魅力,会刺激某个人物或者某个事件」——我认为这点也是战斗。另外,战斗场面能够给予直接的感官刺激对吧?
但是,无论多么想要取悦读者,也不能将战斗本身作为故事的主题。所以,如果不能通过战斗表现出更深层面的主题,那么战斗就会沦为单纯的身体打斗或者装备竞赛。另外,如果没有其他主题,那么为何要执着于胜利呢?又为何要拘泥于失败呢?
川口:我喜欢画战斗场景的理由是,「战斗不仅是体力的胜负较量,而更多地是,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的碰撞。」我认为,这种精神的碰撞,让漫画的魅力展露无遗,所以,才会有所谓画面的「紧张感」这种东西啊。
正因为不同的人物都有各自的精神负担,所以在对话交谈中,也存在着战斗,不能敷衍地处理这些台词。对话的战斗,体现在对话所产生的「紧张感」当中,而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这种紧张感赋予了剧画和漫画独特的魅力。
《Morning 漫画技术论》是一个进行中的系列连载。欲知后事,敬请阅读:「Morning 漫画技术论」第一回:川口开治(下)
Good Job,Hold On ,P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