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漫画 50 年史》的阅读笔记是一个进行中的系列连载。欲知前文,敬请阅读:《战后漫画 50 年史》阅读笔记 PART 6

以刊登漫画为主的杂志,向来都以「少年」为号召,锁定的读者是儿童和青少年;但从 1960 年代末起,这些从小就看着漫画长大的世代渐次成年,使得漫画的潜在市场也跟长大了。

《战后漫画 50 年史》的第七章,讲的是「青年杂志的发刊」。


第七章 青年杂志的发刊

团块世代」(高出生率的一代)于 1960 年代末期正处于 16 到 20 多岁的年纪,为迎合他们的需求,新的青年及成人杂志纷纷创刊。

近期发行的《漫画 Action》。

创于 1960 年代末的,共计有 1964 年创刊的《GARO》(ガロ)、1966 年创刊的《Comic Magazine》(コミック magazine)、1967 年创刊的《周刊漫画 Action》(週刊漫画アクション)和《Young Comic》(ヤングコミック)、1968 年创刊的《Big Comic》(ビッグコミック)和《Play Comic》(プレイコミック)。

1970 年代初,则有 1971 年创刊的《Lead Comic》(リイドコミック)和 1972 年创刊的《Big Comic Original》(ビッグコミックオリジナル)。

剧画大行其道

除了这些新杂志的问市之外,老牌的《周刊少年 Magazine》和《周刊少年 Sunday》(详情请见: 《战后漫画 50 年史》阅读笔记 Part 5),也将其目标读者群从小学生和初中生,调整为高中生和大学生。 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全是「剧画」(写实漫画)一派的,如书上所提的斋藤隆夫(さいとう・たかを)、白土三平水木、川崎伸等人。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的各类漫画杂志封面。

「剧画宣言」发起者之一的斋藤隆夫(本名「斎藤隆夫」,用「さいとう・たかを」为笔名),此时变得炙手可热,《Comic Magazine》和《Young Comic》都以他为主要执笔者。

Big Action!

除了上次提及的「发烧杂志」《ガロ》和《COM》之外(请见:《战后漫画 50 年史》阅读笔记 Part 6),上述新杂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叶社(双葉社)出版的《周刊漫画 Action》,和小学馆(小学館)发行的《Big Comic》。

《周刊漫画 Action》刊载的主要作品。

《周刊漫画 Action》刊载的主要作品,包括有 Monkey Punch 的《鲁邦三世》(モンキー・パンチ ,本名:加藤一彦; ルパン三世)、小池一雄作, 小岛刚夕画的《带子雄狼》(小池一夫子連れ狼)、 上村一夫的《同居时代》(同棲時代)、独漫制作的《啊! 花之应援团》(どおくまん嗚呼!!花の応援団)。

《Big Comic》的代表作则有:斋藤隆夫的《骷髅 13》(さいとう・たかをゴルゴ13)、石森章太郎的《佐武和市破案记》(石ノ森章太郎佐武と市捕物控)、手冢治虫的《桐人赞歌》(台译:桐人传奇)和《奇子》(きりひと讃歌奇子)。

《Big Comic》刊载的主要作品。

电影向漫画取材

也在这个时候,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向漫画作品寻求灵感,各种改编自漫画原作的电影竞相搬上大银幕,《战后漫画 50 年史》以公司别列出重要的改编作品有:

要拿出来特别一提的是《同居时代》,在漫画时期就已经很畅销,后又有电影的推波助澜,使得「同居」成了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日本的社会风俗。

70 年代的漫改真人电影盛极一时(对照之前提到的漫画原作)。

只有现实,缺乏成年人的道理……

从给儿童看的漫画,升级到给青年看的漫画,漫画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但这类以「剧画」为主的成人导向作品,从「贷本」时期的出租漫画起,就已经招致了不少批判,而今「剧画」堂而皇之地登上主流杂志,并被改拍成电影,使得老一辈的知识份子备感忧虑。

而且,新势力抬头,威胁到既有势力的存在,在文人相轻的心态之下,漫画家之间的攻讦、抵制亦层出不穷。

倒是有些学者以评论者的姿态,为文批评当时的漫画文化,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些论战中,以《每日 Sunday》于 1973 年 10 月 14 日的那一期特辑《「写实漫画去死派」的逻辑》最值得探讨。

《战后漫画 50 年史》提到那篇文章时说:

文章的主旨是写实漫画这种东西只是一种颓废文化。京都大学教授会田雄次在手记中说,「那种东西是对错式的、给幼儿看的东西,只有傻瓜才会去看」,此番话后来引起了众人的议论。会田强调,写实漫画在以年轻一代为中心的人群中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战后日本实行的是以幼儿性为指向、或者说重视幼儿性的教育」,「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在思考」,而且还因为「这个日本社会只有现实,缺乏成年人的道理」。

曾在 1967 年将漫画《忍者武艺帐》拍成电影的导演大岛渚,则以《不能说傻话,只有写实漫画才是现代的代表性艺术——反驳会田雄次先生》一文来反击。

(关于大岛渚的《忍者武艺帐》电影,请见: Band of Ninja -漫画电影《忍者武艺帐》Part IPart IIPart IIIPart IV。)

无止尽的检讨与评判

后来,又有不少学者、评论家加入笔战行列,漫画家本身也有人参与围剿,连剧画一派的老前辈辰巳嘉裕(辰巳ヨシヒロ)也说,在这股剧画的热潮之下,剧画正失去初期的活力,其表现方式也日趋空洞化。

与许多著名漫画家合作过的原作创作者小池一雄说:「写实漫画和电影、小说等一样,是媒介的一种,10 年、20 年后应该会出现用写实漫画来传达新闻,或者将写实漫画和铅字组合在一起的情况。」

尽管漫画的读者群长大了,但存在于剧画当中的问题仍然没有消失。

秋山乔治《阿修罗》。

贷本时的《忍者武艺帐》曾因画面过于写实、残忍而遭批评,到了 70 年代初期,这种批判又再度浮现。这回引起轩然大波的,是刊登在《周刊少年 Magazine》的连载漫画《阿修罗》(アシュラ)。

这部由秋山乔治(ジョージ秋山)所创作的漫画,「描写的是在残酷的环境中为了活下去甚至连人肉都吃的男子的故事」。漫画中,为了生存而捡食死尸还不算什么,更有人吃着死去的亲生骨肉!主角阿修罗的母亲,甚至准备把活着的阿修罗烧来吃!

《阿修罗》引来严厉批判,当时人气正旺的漫画家秋山乔治,因此封笔失踪了两年之久。

军国主义与种族歧视

《阿修罗》内页。

本章最后还提到了两个与漫画有关的事件。

首先是讲谈社在 1967 年重新发行了田河水泡在二次大战前的《黑野狗》(のらくろ)漫画,引起了评论家石子顺的不满。他认为,如果再度出版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话,「那也只是作为记录了军国主义践踏了日本儿童文化中的自由主义倾向这一过程的否定性资料」,「其复活不外乎是帝国军队生活的复活」。这自然引起了支持和反对双方的论战。

另一事件,是《长篇 Comic》(長編コミック,芳文社)1973 年所刊登的漫画《请温柔地杀死我!》,这部漫画的作者是近藤腥,描写的是女间谍的故事。间谍的故事没什么大不了,坏就坏在这名女间谍是「朝鲜籍」,她表面上的职业是色情片演员兼应召女郎,实则是利用姿色接近日本政商名流,借以搜集情报。

此篇漫画一出,引起了「日本朝鲜研究所运营委员会」的抗议,指出此漫画有丑化朝鲜人之嫌,且煽动了日本人的排外情绪。此事件最终在芳文社的郑重道歉之下落幕。


注:本文原登于「Fafner’s Hideaway」,漫言经由作者本人正式授权,将《战后漫画 50 年史》阅读笔记系列的简体中文版在此进行同步连载。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