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我想讲的,是一家在二十世纪末的美漫史上曾短暂辉煌过的,了不起的漫画公司的故事。
它的名字叫 Malibu Comics。
二十年后,大概已经很少会再有年轻的读者熟知这个名字,但它曾承载过许多名号:靠反其道而行之的黑白漫打入美漫主流的新秀、艺术家拥有版权(creator-owned)的独立漫画引领者、普及数码上色法与漫画出版流程的先锋、孕育了 Image Comics 的摇篮……在二十世纪末的北美漫画史上,它占据着短暂却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地位。
这就是 Malibu 的故事。
耍小聪明的名字
Malibu Comics(正式名称又作 Malibu Graphics,以下统一简称 Malibu)成立于 1986 年 12 月,由漫画出版经验丰富的 Dave Olbrich 和 Tom Mason 联合建立(两人先前皆于著名独立艺术漫画出版社 Fantagraphics 就职),Sunrise Distributors 的经营者 Scott Mitchell Rosenberg 负责出资。
其实「Malibu」是南加州洛杉矶地区的一个海滨度假城市;除了公司的地理位置邻近以外,Dave 选择这名字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按首字母排序的漫画出版社清单上,Malibu 会正好排在他们的第一大竞争对手 Marvel 的上面。
Malibu Comics 的成立并非偶然,它和当时北美漫画市场的趋势动向其实是紧密相关的。
在彩色超级英雄类漫画向来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北美,八十年代所显现的、首当其冲的大趋势,是非传统题材的黑白漫画的兴起。以 1984 年 5 月突然走红的《忍者神龟》(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连载第一期为代表,非传统超级英雄、甚至是反英雄(anti-hero)类漫画受到市场热捧,促使了 Marvel、DC 两巨头以外的众多二三线出版社的快速崛起,进一步证明了市场的包容度与模式的可复制性,Malibu 毫无疑问地从中得到了饱含希望的启迪。
另一大趋势,则是动画、电影、交互性游戏等新颖娱乐媒介的兴起,所导致的漫画出版产业的「西迁」。众所周知,美国传统出版业几世纪来一直是在东海岸新英格兰一带扎根发展;就连 Marvel、DC 两大漫画巨头的总部,亦是毫不例外地自 1930 年代起便设在纽约。
促使 Malibu 成立的推动性因素,其实是 Fantagraphics 在 1985 年从康涅狄格到加利福尼亚的这一次搬迁,致使创始人 Dave Olbrich 与投资方 Scott Rosenberg 在加州洛杉矶相遇。
然而,加利福尼亚的地理位置赐予 Malibu 的,远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名字而已,这点会在稍后详细展开。
各司其职的品牌
基于当时漫画市场的客观条件,Malibu 成立后的第一步棋,便是由投资方 Scott 所引导的对自家旗下资源的整合。
作为在美西海岸影响深远的漫画渠道分销商 Sunrise Distributors 的负责人,Scott 投资过 Eternity Comics、Amazing Comics、Wonder Color Comics 等一系列中小型漫画出版公司;1987 年 4 月,在媒体《The Comics Journal》报导此事后不久,Scott 便陆续终止了这些公司的运作,将它们的出版资源统一归集到 Malibu 旗下。1988 年夏季,Scott 和加拿大小有名望的独立漫画出版商 Aircel Comics 达成合资协议;1989 年 10 月,又收购了同在加州的同行 Adventure Publications。这些都成为了 Malibu 旗下的 imprint。
或许中国出版业对这个概念还较为陌生,但「imprint」的定义,实质上就是定位明确、专门服务某类读者的,在一家母出版社旗下独立运作的「下属品牌」;尤其是当一间出版社被另一间并购后,后者往往会对前者采取这种自主放权式的管理方法。
传统图书出版巨擎兰登书屋(Random House),便是采取许多各司其职的 imprint 共同作战的形式;而在漫画界,Marvel 的 Ultimate、DC 的 Vertigo 与 Wildstorm,则是在新世纪里较具口碑的 imprint 品牌。但 Malibu 这种大规模的、完全以 imprint 为单位运作的联合出版模式,在当时八十年代末可谓是开创了一个先例。
自创立之初,Malibu 就对旗下的 imprint 有着很明确的分工与规划。
最早合并的 Eternity Comics,是以出版艺术家拥有版权的、风格较为特别的独立漫画闻名,同时也拥有丰富的引进海外作品进行漫画改编的经验。在加入 Malibu 后,Eternity 继续负责发行偏艺术杂志向的连载,最著名的作品,是由 David Lawrence 编剧、Ron Lim 绘制的《Ex-Mutants》,描述在人类文明濒临灭绝的核战末世中,一位博士与五位转基因人寻找希望的冒险故事。
Eternity 基于各类名作改编的漫画作品也很快成为了 Malibu 连载阵的一大支柱,数年来引进出版过《机动战士高达 0083》、《宇宙海盗船长哈洛克》等名作;但影响最深远的,无疑还是自主创作的《太空堡垒》(Robotech)的官方漫画系列。
基于《太空堡垒 II:哨兵》(Robotech II: The Sentinels)小说为蓝本,公司创始人兼编剧的 Tom Mason 在漫画版中穿针引线地加入了许多描写星际文化的原创内容,极大地推进了《太空堡垒》系列的叙事深度与广度。这部连载是 Malibu 1987-1992 年间销量与口碑的双料冠军,其后发行的单行本也同样经久不衰。
出身加拿大的 Aircel Comics 是 Malibu 旗下另一支重要的出版品牌。Aircel 的漫画以精美彩绘封面加黑白内页的形式闻名,作品大多糅合了诸多异国历史与幻想文化元素,叙事性极强;而在作画方面也毫不逊色,既有《Dragonring》这样借鉴日本漫画线绘技法的、令北美读者耳目一新的佳作,亦有《Warlock 5》这样的使用喷枪与高真实感混合媒介作画的先锋异色作品,在收藏家圈子中具有极高价值。鉴于一些合约上的问题,并入了 Malibu 的 Aircel 逐渐转向了以情色漫画(erotica)为主的出版策略(注:这其实也是 Aircel 创始人 Barry Blair 的个人癖好),但在一般向漫画领域仍然有所作为,连载阵容中包括后来被好莱坞改编成三部曲电影的《黑衣人》(Men In Black)。
在此之外,Adventure Publications 负责创作《人猿星球》、《人猿泰山》、《洛夫特拉夫特》等经典文学改编的衍生漫画作品;而 Malibu 这个自家品牌,在 1992 年以前,则担任一些零散的超级英雄类漫画的出版职责。
坐拥这几个各司其职的 imprint,1987 至 1991 年间的 Malibu 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兴盛期。公司刚开始出刊的 1987 年 6 月,Malibu 每月只有 3 部连载拿得出手;两年后,这个每月的连载数目超过了 30 部。
得益于与分销商、漫画书店等从业者维持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坚持艺术家拥有版权(而不是出版集团公司)的友好政策,Malibu 受到了合作者、创作者与读者三方的普遍拥戴。
在那个 Image Comics、Dark Horse 等后起之秀还方兴未艾的年代,如果你对两巨头浮躁炒作的超级英雄感到厌倦、但又不打算全盘投入到 Fantagraphics 系的地下艺术漫画中的话,那么 Malibu 旗下百花齐放的连载阵容简直是久旱甘霖。
1989 年,《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写道:「在现今的漫画市场中,两大巨头垄断了约 70% 的份额;而在剩下的那部分中,来自加州的 Malibu Comics 名列前五。」——对于一家刚成立两年的年轻初创公司而言,这份成就实属来之不易。
然而,虽然一切看上去光鲜,Malibu 的核心还是由 Dave、Tom、Scott 以及后来加入的 Chris Ulm 组成的一个小圈子;与其说是同事,他们更像吵吵闹闹的一家人。在被《时报》绘声绘色赞扬的 1989 年,Malibu 的九位全职员工其实还挤在一间不足一百平米的办公室里,更别提周围堆积成山的书和 Scott 从 Sunrise Distributors 总部搬来的那台 Mackintosh Plus 电脑了(那是他们最宝贵的资产)。
——很久以后,Tom Mason 回忆说,那年冬季某天,他打开存放原稿的书柜门想找点过刊资料,却没想到从柜子里迎头蹦出来一只松鼠。这可把大家吓坏了,赶忙把所有收纳原稿的橱柜通通翻了一遍,再三确认松鼠没把珍贵的漫画啃掉。
黄金时代的骄傲
时间进入九十年代。1990 年,Marvel 的漫画部门年营收达到了 1.15 亿美元的巨额,为了迎合正在飞速涨红的漫画期刊收藏家市场,Marvel 在秋季大动干戈地成立了专门的营销部门,他们通过反复推出限定版、特别版、变体封面甚至是蜘蛛侠全息图等匪夷所思的花哨手段,试图粗暴地从期刊连载中获利。商人势力对编辑部自主创作的干涉愈发严重,引起众多资深责编与签约漫画家的愤懑不满。
这一切风云暗涌都为 Malibu 登上历史舞台做足了准备。
1991 年 12 月 17 日,以 Todd McFarlane、Rob Liefeld 等为首的八位 Marvel 核心主创在西洛杉矶的一家咖啡馆中与 Malibu 的代表们会面。这次历史性的会晤确立了他们自成门户的可行性,与老东家的决裂已势在必行。
事实上当天下午,他们就把联名辞职信摔到了 Marvel 总裁 Terry Stewart 的桌上。他们不仅不干了,还要毫不客气地对着干:成立一家和 Marvel 运作方针完全相反的独立漫画公司:Image Comics。
但是,Image Comics(以下简称 Image)的几位合伙人虽然都是大牌漫画家,却对具体如何运作一家出版公司毫无头绪。因此他们找上了愿景相近的 Malibu。「我欣赏这群坚持艺术家拥有版权的小伙子们,他们有资格感到骄傲。」很多年后 Scott 在访谈中回忆说,「我想帮助他们。」
合约签好了:Image 将像 Eternity、Aircel 一样成为 Malibu 旗下的 imprint,借用 Malibu 的书号进行漫画出版;而 Malibu 则提供公司的行政管理、分销渠道、市场资源和基础设施给他们。1992 年 2 月 7 日,全美各大报刊媒体相继曝光了 Image 这伙漫画家的「离家出走事件」,当天 Marvel 在许多漫迷心中的形象从偶像跌落成了暴君,华尔街的股价也随之大跌。
而对 Malibu 来说,1992 年可谓是最好的年份。Image 旗下的几部首发大作,例如 Liefeld 的《Youngblood》、McFarlane 的《Spawn》、Larson 的《The Savage Dragon》等,经过 Malibu 经营许久的渠道推销后,创刊号在还未上市前就被预订了个精光,随后轻松打破了当时北美独立漫画的所有销量纪录。在 1992 年夏季的高峰期,Malibu 借势占据了全美近 10% 的漫画期刊销量,仅次于 Marvel 之后,将老牌出版巨头 DC 也一度压在脚下。Malibu 同期改善了 Image 的合伙工作室机制,使得非 Image 直属的漫画家们也可以挂同一品牌出版,诸如 Alex Ross 的《Astro City》、Sam Kieth 的《The Maxx》等佳作便是由此诞生。
1992 年同样象征着超级英雄的回归。Malibu 重启了一批黄金时代属于 Centaur Publications 这个老牌漫画公司的经典英雄——这些角色的独占版权在几十年后已经过期,进入了可自由创作使用的公共领域。
Malibu 将 Amazing-man、Airman、Arrow 等老一辈漫迷耳熟能详的黄金时代英雄,与自家 imprint 里登场的著名角色——例如先前提及的《Ex-Mutants》和《黑衣人》等——放进了一个名为「创世纪」(Genesis)的共同宇宙中——这是他们对超级英雄宇宙的首次尝试。
多媒体改编与衍生作品自 Eternity 时代起就一直是 Malibu 的强项,在 1992-1993 年间更是达到一个巅峰。好莱坞邻居的地理优势使得 Malibu 比远在纽约的 Marvel 与 DC 能更方便地谈妥当时众多流行作品的漫画版权,如在《星际迷航》(Star Trek)圈中广受推崇的《深空九号》(Deep Space 9)和《下一代》(The Next Generation)系列连载,以及当时红遍全球的 Capcom 格斗游戏大作《街霸》(Street Fighter)官方漫画等。
Malibu 在多媒体领域的野心其实不止如此,他们瞄准了当时急速扩张中的家用机游戏市场,与游戏制作公司 Acme Interactive 合并成为 Malibu Comics Entertainment,专门开辟出一个部门为世嘉五代(Sega Mega Drive,北美称 Sega Genesis)与 NES 系统制作游戏。除了改编自家 IP 的《Ex-Mutants》、《猛龙雇佣兵》(Dinosaurs For Hire)等外,还担当了《Batman Returns》、《Madden NFL》等大作的发行职责。
熊熊燃烧的平台
可惜,无论是在 Malibu 内部,还是对于整个业界来说,极盛的光景都没能持续太久。
1993 年春季,在 Malibu 的羽翼下成长了一年多的 Image 实现了收支稳定和自主管理两大目标,为了寻求未来更大的掌控权,这群曾倍受 Malibu 照顾的天才漫画家们正式脱离 imprint 身份,宣布独立。失去了 Image 这根主心骨的 Malibu 急需调整战略来挽救期刊销量的缺口。1993 年 6 月,Malibu 的第二个共享的超级英雄宇宙「Ultraverse」应此而生。
相比自家早年出版的、以及当时竞争对手们创造的英雄宇宙而言,Ultraverse 有其自己的特色:从「硬件配置」上来说,Malibu 对这个系列的每部连载都统一使用了自《太空堡垒》以来就引领业界的数码上色法与更高端的装订和纸质;从创作的角度上来说,Ultraverse 可谓是最注重「联动连贯性(continuity)」的一个英雄宇宙。比如,一段故事会在连载《A》中开始,中途在连载《B》的剧情里发生转折,最终在连载《C》里结束;整个过程中所有连载、所有角色的世界观与时间线保持高度的同步一致。
对于很多受够了 Marvel、DC 不停把角色死而复生、时间轴分裂又重启的漫迷来说,Ultraverse 的细致严谨马上博得了他们的青睐;这种贯穿多重角色的宏大叙事也很令人称道。然而另一边,同时也有部分读者批评 Ultraverse,认为这其实是变相强迫读者购买多部漫画、才能阅读完整剧情的营销行为。
但在 Ultraverse 之外,一场更摧枯拉朽的风暴正在袭来。
1993 年年底,过度被炒作的北美漫画期刊收藏市场泡沫破裂,分销商的提货量忽然急剧萎缩,导致中小型出版社、尤其是几乎是完全依赖直销渠道的 Malibu 陷入了资本危机。此时雇佣着近两百位全职员工、外加签约着数百位漫画作者的 Malibu 被迫进行一系列裁员,很多销量低迷的连载亦被下架雪藏。
泡沫的破裂,使得整个漫画界都受到了影响:离开了 Malibu 的 Image 很快便陷入严重的周转运作泥潭,分销商因迟迟拿不到 Image 的新刊便索性取消了订单,大大损伤了现金流。身为业界一哥的 Marvel 更是苦不堪言:就在去年(1992 年),他们一亿多美金的年营收额中,漫画还占了九成以上;而今年不仅总营收额成倍萎缩,漫画部门的表现更是糟糕透顶,仅占了公司不到三成份额的营收。
对于完全依靠 Scott 内部资金活命的 Malibu 来说,公司每个月亏损将近二十万美金,再这样烧钱下去,破产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无独有偶的是,1994 年的 WonderCon 经销商展会上,DC 的董事会代表接见了 Scott,开始洽谈收购的可能性;谈判一路进行得很顺利,直到 DC 的代表律师开始趁势压价,局势陷入了僵持。
在 1994 年 7 月的圣地亚哥国际漫展(SDCC)上,DC 收购 Malibu 的谣言已被传得满城风雨,这引起了漫画界同样急需人才的另一大巨头 Marvel 的高度注意。如果让 DC 抢占了 Malibu 的人才与资源布局,他们已然摇摇欲坠的漫界一哥宝座很可能就坐不了多久了。过去两年里,执意重整旗鼓的 Marvel 已经出大手笔并购了好几家娱乐产品公司,现在他们的棋盘上,就缺一支能重振自己核心业务——漫画部门——的强心针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世漫画史研究者们拼凑线索而成的推测;有人甚至说 Marvel 更觊觎 Malibu 领先业界的上色工作室和数码出版技术,但 Tom Mason 曾多次公开否认过这一传言。但我们知道的是,Marvel 时任总裁 Terry Steward 当晚连夜给 Dave Olbrich 通了电话。我们确切知道的是,1994 年 11 月 3 日,每一位 Malibu 员工的邮箱里,都收到了 Scott 发来的这样一封告示:
「是的……交易已经敲定。我们被 Marvel 收购了!」
戛然而止的理想
尘埃仿佛落定。Scott 的告示中列出了并入 Marvel 后会实现的一系列承诺:比如所有的现存连载都将照常继续,Marvel 保证 Malibu 编辑部的创作自主权;比如 Marvel 会给予丰厚的资金支持 Ultraverse 超级英雄宇宙的扩张,并在未来给 Malibu 系角色提供跨媒体改编甚至登上大银幕的机会,等等。听上去很美。
可惜现实总是比理想更骨感。
在收购后不久,Marvel 便全面接管了 Malibu 编辑部,第一个 Marvel 作风的大事件「GodWheel」随之诞生:雷神索尔造访 Malibu 世界、圣地巡礼。
但因反响平平,不久后,不仅这个雷神索尔的活动被改短终止,Marvel 索性一口气取消了 Ultraverse 宇宙的所有连载;没过几个月后编辑部又反悔了,于是这次拉上了复仇者联盟的一些二线队员,重启作品名为《Avengers / Ultraforce》,打算将 Malibu 的宇宙砍掉重来。
当然,如您所猜,这第二次重启,距离它的腰斩也没撑过多少时间。Malibu 的两位创始人 Tom Mason 和 Chris Ulm 对此倍感失望,在被收购后次年便主动提出了离职。这一时期 Marvel 编辑部管理层之混乱,在此可见一斑。
可谁又能怪他们呢?别说「保证 Malibu 创作自主」或是「资助 Malibu 扩张」,很快大东家 Marvel 便连自身都难保:在混乱的行政和动荡的市场内外逼迫之下,1996 年圣诞夜,Marvel 集团债务人在纽约申请第十一章保护,正式宣告破产。
当初并购时的承诺没有一条被实现。至 1997 年初,Malibu 的所有出版活动已基本被终止或撤销。这家出身于洛杉矶海岸的独立出版社走过了那么多辉煌岁月,但它的时间却永远停在了第十个年头。
Malibu 被收购的二十年后,人们回望才惊觉这家出版社的诸多理念之超前。它在八十年代末的成功,证明了 imprint 机制、以「艺术家拥有版权」为根基的出版模式,以及「风格广泛的独立漫画融入主流、被传统超级英雄读者所接受」这三者的可行性,为后来以 Image 为首的无数中小型漫画公司提供了绝无仅有的经验与先例。如果没有 Malibu 全方位的扶持与引导,Image 很可能在刚成立的 1992 年就因运作困难而胎死腹中,今天它所代表的百花齐放的美漫市场格局,也就无从谈起。
文中反复提及的领先业界的上色法,则是 Malibu 的另一超前革新:在 1988 年,他们便大规模地实现了全数码化的编辑、上色与出版流程,《太空堡垒 II:哨兵》至今也被许多技法爱好者认作具突破意义的杰作。在 Malibu 全盛的 1991-1993 年,Scott 与 Adobe Photoshop 团队合作,基于自家的流程建立了漫画的数码上色标准规范,也是 Malibu 留给业界的一份宝贵资产。
2012 年的圣地亚哥国际漫展上,几位当初的联合创始人阔别多年后在座谈会上聚首,纪念 Ultraverse 宇宙诞生的二十周年。
「总有人会问我很多如果,」Tom Mason 说,「如果当初泡沫晚一点再破灭?如果编辑部再给我们多一点时间?如果完成那笔收购的不是 Marvel 而是 DC?……可是,这些如果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需要 Malibu 来启蒙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他或许并不是个善于表达的人,沙哑的声音隐约有一点哽咽。身旁的 Scott Rosenberg 拍拍他的背,将话题一转,和 Chris Ulm 聊起 1988 年冬天九个人挤在没空调的办公室里戴着举重手套取暖的琐碎往事来。
注:本文部分史料参考自以下文献:
Howe, S. (2012, Oct 9) Marvel Comics: The Untold Story
Lavin, M. (1998, Aug 14) Comics publishers in decline: A tale of two companies
Leong, T. (2013, Jul 16) Super Graphic: A Visual Guide to the Comic Book Universe
McAllister, M. (2001, Mar 30)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in the US comic book industry
Sanderson, P. (2013, Aug 19) Marvel Year by Year
对泡沫比较有兴趣
另注:题图为 Eternity 的作品《Ex-Mutants》。
终于把这个坑填完了。Malibu 这篇文章写得很愉快,太愉快了以至于没想到回过神来已经变得这么长。其实途中有几个具体的、非常令我感兴趣的点,包括但不限于:
- Malibu 基于 Mackintosh Plus 的数码上色技法;
- 1993 年的漫画市场泡沫破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Image 和 Malibu 共事期间的内部理念分歧与矛盾;
- DC 对 Malibu 的收购为什么最终没能成功;
等,我是很想再详尽展开来谈一谈的,但碍于文章的整体走向与结构,还是忍痛割爱了。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这些点单独成文吧。
最后祝大家读得开心。